清帝中如果康熙更喜科学似理工男,则雍正和他儿子乾隆皇帝就颇有艺术男的范了。尤其这爷俩他们又都酷爱花。乾清宫以西的建福宫花园和宁寿宫区的宁寿宫花园(俗称的乾隆花园)就是奉乾隆皇帝敕修的,乾隆皇帝甚至亲自指挥了乾隆花园的修建,对整个工程高度重视,亲临视察,曾留下“斋居有暇夏方长,步辇看工亦趁凉”的诗句。他不仅在花园里命植四时花木,器物、房间的装饰也多有花草。中国嘉德春拍的钱维城《花卉册》画了折枝花十二种,每页都有乾隆皇帝的御题七绝一首,足见对钱氏画册的喜爱。▲清钱维城花卉册|册页(十二开)设色纸本|中国嘉德年春拍拍品那么,乾隆皇帝对哪些花更偏爱呢?他似乎更喜欢梅花、桃花、菊花。▲清乾隆御制青花夹洋彩通景“桃花源”图双耳活环大瓶|“大清乾隆年制”六字三行篆书款|H:55.2cm|“桃花源”图源自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《桃花源记》,桃花源是历代文人雅士的理想之境。这件大瓶是唐英督窑时期的作品,用青花加洋彩的特殊工艺打造了一幅桃花源图。可以说,这是山水画从平面到立体的完美转变。乾隆皇帝非常喜欢桃花源的意境,曾赋诗:“忆昔入桃源,万古仙家趣。桑麻满平畴,绯英缬千树。”这个瓶子寄托了乾隆皇帝对桃花源和大清盛世的憧憬。耿宝昌先生所著有“瓷器鉴定《圣经》”之称的《明清瓷器鉴定》中把这件大瓶定为乾隆时期的代表作。▲清乾隆青白玉《邓尉香雪海歌叠旧作韵》御题诗插屏|31×22.2cm|乾隆在起居和接见大臣的养心殿周围装饰了很多梅花,他还亲自种植梅花。这件插屏就与乾隆的梅花情结有关。苏州城外50里有个地方叫邓尉,在清代种满了梅花,康熙南巡经过这个地方的时候题过字——香雪海。乾隆皇帝早就听说过香雪海,第2、3、4次南巡选在2月份,正是梅花盛开的季节,他特意去邓尉香雪海访梅。这件插屏刻有乾隆3次南巡路过香雪海的时候写下的御制诗,把三首御制诗刻在插屏上放在身边,足见他对梅花的痴迷。天津博物馆展出的元代钱选《花鸟卷》中绘有梅花,在旁边有乾隆皇帝的御题诗:“邓尉村前春已迴,玉梅袅袅融粉汗。一种天然林下风,讵作妖娆桃李面。千载逋仙是知己,雪压冰摧夫岂怨。霅溪一幅貌炎凉,寓意有在不言见。”这类为梅花画所题诗在乾隆皇帝御题诗里非常常见。▲清乾隆御制蓝宝石洋菊纹戒指戒托暗刻双勾“乾隆”款|D:2.8cm|菊花是从欧洲引进中国的,乾隆写了很多诗歌咏洋菊。这枚戒指边上双钩錾刻“乾隆”二字,非常精细,用放大镜清晰可见。此外,乾隆皇帝自己也画菊花,比如乾隆御笔《盆菊图》。▲清乾隆御笔《瓶荷盆菊图》年作乾隆为什么喜欢花?另一件瓷器上可找到答案。▲清雍正珐琅彩万花锦纹碗“雍正年制”四字二行楷书款D:10.2cm此碗用珍贵的珐琅彩料精心绘制而成,花看起来很密,但是密而不乱,疏密有致,颜色搭配媚而不俗,给人芬芳四溢之感,体现了雍正高超的艺术品位和修养。这种珐琅彩碗存世非常少,目前已知存世只有四只,其中一只在北京故宫,有残损,另一件在香港藏家手中。珐琅彩万花锦纹碗代表了雍正时期瓷器烧造的最高水平。▲雍正皇帝雍正御作诗句中多可见花影,如夜寒漏永千门静,破梦钟声度花影。梦想回思忆最真,哪堪梦短难常亲。兀坐谁教梦更添,起步修廊风动帘。可怜两地隔吴越,此情惟付天边月。——《寒夜有怀》2.花好枝头月色新,看花赏月属闲身。姮娥更是多情甚,个个樽中送一轮。——《宴月旧作》3.一片芳菲上苑东,昼长人坐落花风。蒙茸细草侵阶绿,浓艳夭桃映阁红。春惹游蜂窥几席,浓熏舞蝶傍帘栊。韶光脉脉春如海,讽咏芸编兴不穷。——《春园读书》4.落花满径月朦胧,夜静闲吟料峭风。烟外钟声来院落,无边桂影入帘栊。萋萋芳草春将去,冉冉韶光酒莫空。新绿成阴红绿减,清和天气正冲融。——《月夜对落花有感》5.春月娟娟映水清,一斟一酌听泉声。微风暗拂花枝动,几点残红扑酒罂。——《月下独酌》6.春深红紫映楼台,槛外风香花尽开。东海玉盘看乍涌,恰逢童子抱尊来。——《春院小饮》7.节届清和春未赊,看山不厌半云遮。微风扇暖蒸新雨,为我催开后院花。——《雨霁》8.起浮窗天色明,苔痕滋碧露光莹。绕阶几树看花发,对岸一声听鸟鸣。波刺游鱼翻浪急,低徊舞蝶傍帘轻。春云漠漠寒偏峭,默乞天公十日晴。——《晓晴》《十二美人图》几乎每幅都绘有花,其对花的喜爱可见一斑。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bachildren.com/ysty/6501.html